哥倫比亞號失事原因揭秘模擬試驗鎖定禍首

以下是引用片段:
美國得克薩斯州的西南研究所正在倒數計時,近百名專家和記者摒住呼吸。一塊不到2磅(約合0.9公斤)重的手提箱大小的泡沫材料以每小時850公里的速度被射向飛機翼板。一聲巨響後,機翼上留下了一個邊長約40厘米見方的窟窿,一名記者的相機鏡頭當場脫落,舉座震驚。
16個高速攝像頭錄下了整個過程,數百個傳感器記錄了運行軌跡、衝擊力等各項數據。這是美國「哥倫比亞」號事故調查委員會7日舉行的模擬航天飛機失事試驗。該委員會隨即宣佈,泡沫材料撞擊是造成這架航天飛機在2月1日解體墜毀的「最可能原因」。
「我們已經找到了那支還冒著煙的槍。」該調查委員會成員、美國家航空和航天局高級官員斯科特·哈伯德說。這是該委員會第7次也是最後一次「泡沫襲擊」試驗。
「就在這兒,就像是內臟受到撞擊而發生反應。」哈伯德用拳頭敲擊自己的腹部並解釋說,「接下來,人們就會驚呼『哦,我的天哪』……我對這一切如何發生仍然感到吃驚,如此具有戲劇性的撞擊穿透過程。這一定是導致航天飛機墜毀的主要原因。」
此前,調查委員會一直對泡沫材料撞擊看法比較謹慎,只將其視為事故可能的原因之一。
初步調查表明,「哥倫比亞」號發射升空約80秒後,一塊泡沫材料從外部燃料箱外脫落的,並很有可能擊中了航天飛機左翼的第8號增強型碳基複合材料板。
這次泡沫撞擊試驗的機翼選自「阿特蘭蒂斯」號航天飛機。該航天器與「哥倫比亞」號一樣,有著27次航空飛行的歷史,被撞擊的區域也大致相同。調查委員會認為,這一撞擊造成的損傷使超高溫氣體在「哥倫比亞」號重返大氣層時得以進入航天飛機內部,最終導致飛機解體。
哈勃德還表示,「哥倫比亞」號成員不可能在機艙內發現機翼被撞受損的情況。由於窟窿太小,美國家航空和航天局(NASA)的地面觀測儀器也難以發現。
調查委員會負責人、退役海軍上將格曼曾表示,調查人員目前正在撰寫調查報告,將就如何改進美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的安全審查過程提出建議。
格曼表示,該報告將在國會7月下旬夏休前完成。這些建議實施起來難度都不會很大,美國航天飛機應該能夠在6至9個月後恢復飛行。
2003年2月1日:「哥倫比亞」號航天飛機在原定降落時間16分鐘前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絡,繼而在得克薩斯州中部上空解體,7名宇航員無一生還。當日,美國政府宣佈成立獨立調查機構,由美國空軍、海軍有關專家以及美國運輸部及其他政府部門官員組成,聯手調查這次航天飛機失事事件。